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什麼?
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種先天性發展障礙,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,患者中以男性比女性多。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<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-第五版>(DSM-5),自閉症譜系障礙有兩個診斷準則:
1. 社交溝通和互動困難
2. 重複性及局限性行為
自閉症譜系障礙是多樣化的,患者在病徵的呈現方式、行為特性、功能缺損及嚴重程度等均不盡相同,甚至可以有很大差異。以症狀與行為模式而言,以下是較常見的五大臨床徵狀:
自閉症譜系障礙5大特徵
一)溝通障礙
溝通障礙包括語言及非語言。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呈現出極大差異,最嚴重的情況是孩子完全不能進行任何具意義的語言表達及交談;另一方面,情況輕微的孩子在語言能力並沒有明顯遲緩,問題主要出在適當運用語言,例如在適當的情景透過合宜的說話表達,以及在較複雜的情況與人維持互動。
常見表現:
- 語言發展遲緩,或完全缺乏語言能力
- 難以理解別人說話背後隱藏的意思
- 重複、刻板的說話模式,例如重複短語或問題
- 詞彙運用異常
- 「你、我」等詞語倒轉運用
- 說話語調、速度、節奏異常
- 鸚鵡式說話
- 缺少社交性談話
- 難以理解非語言溝通,例如身體語言、表情和手勢
二)社交障礙
「心智解讀」是大腦其中一項重要功能,讓我們能理解周遭的環境和事物、推斷自己及他人的內心狀態,例如內心的想法、喜惡、需求等。在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,我們不斷從對話背景、內容、對方的表情及語氣等,來推斷對方的想法,並作出合適回應。而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患者在這項大腦功能上出現缺損,導致在社交上障礙重重。
常見表現:
- 難以建⽴和維護親密的社交關係
- 較少表達自己的情感
- 難以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感覺、情緒、需要、價值觀和想法,容易因錯誤理解社交情況或形勢,
而產生誤會或出現不恰當的行為表現
- 缺乏對他人情感狀態的理解,難以感知和回應他人的情感表達
- 難以理解基本社交規則及禁忌
三)重複、刻板、固執的行為模式
常見表現:
- 通常較固執,難以接受轉變或突如其來的事情,哪怕是大部分人覺得無關痛癢的轉變
- 喜歡固定和有預測性的環境,難以適應不按照自己預計發生的情況
- 興趣狹窄,但對有興趣的主題或活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甚至沉迷,並對相關主題有深入的知識,
例如喜歡巴士,對於巴士路線,型號、出產地等資料都能倒背如流
- 傾向進行重複的行為,例如重複一樣動作或說話、著迷於搖晃或旋轉的物體
- 執著於特定的日常活動、程序或行為模式,例如每天以相同的方法或次序玩相同的玩具、每天都
按同樣的流程生活
四)感覺統合問題
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嗅覺、觸覺、前座平衡覺、本體感覺、內感是人類八大感覺種類,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在接收、處理、整合感覺方面跟非自閉症的孩子存在明顯差異。這種感官反應的不尋常導致他們會過度追求或逃避日常的感官刺激。簡單來說可分為「過敏」及「低敏」兩大類。
- 對感覺刺激過度敏感:一些對大部分人來說無關痛癢的感覺, 對他們來說是非常不適,可能引
起極端驚恐或抗拒,例如環境中的燈光和聲音、 身體接觸
-
對感覺刺激不敏感:有些會對痛楚、溫度等刺激反應過低,有些則會過分追求嗅某種味道、觸摸
某種質感、凝視某些光源及動態,或是某種對大部分人而言不太舒服的感覺,例如旋轉、用牙齒
咬某些物質(如膠質、木質)、上下跳動、前後搖晃身體的感覺
五)情緒問題
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較難接受轉變或不如預期的事情,容易引發焦慮、憤怒等情緒,而感覺統合問題所帶來的不適亦會令他們容易發脾氣。再者,有部分孩子由於語言能力的問題而未能恰當地表達感覺或需要,導致更易透過發脾氣渲泄情緒。
總結
以上提到的是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常見特徵,並不包括所有在自閉症譜系障礙孩子身上的情況,亦不是所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都會展現全部特徵。
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徵狀通常在三歲前出現,並會持續至成年階段,對孩子多方面的成長均有影響。我們期望能做到盡早識別,盡早從教育及行為訓練著手,減輕自閉症譜系障礙症狀及其對生活造成的影響,幫助孩子建⽴在成長及社交溝通中所需的技巧,從而加強他們適應學校及生活的能力。
把這篇⽂章分享給身邊跟你同樣關心孩子成長的朋友,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幫忙,歡迎你跟諾道團隊聯絡,我們樂意為你提供協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