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⼩朋友可以做到分享不自私、等待不爭玩具;但孩子的各項情緒社交能⼒仍處於發展階段,故此現實中要孩子將心愛的玩具分享,又或要他安靜地等待輪到他玩往往不容易。
以下是幾句如何回應孩子的說話讓父母參考:
1. 你玩緊嘅呢個玩具,我⾒到佢都好想玩,你可以玩多3分鐘跟住到佢。
2. 呢個玩具係你嘅,媽媽⿎勵你可以同其他⼩朋友輪流玩;不過如果你選擇唔分享,都係可以
嘅,你可以決定。
3. ⽽家有⼩朋友玩緊喎,你可以選擇等待或者玩住其他玩具先,下個就到你嘞!
以上的說話有三大原則:
一.
讓孩子有時間作心理準備,不是大人一講就⽴即要他將玩具交給其他⼩朋友。哪怕只是3分鐘
甚或1分鐘都很⾜夠,重點在於讓孩子有緩衝的空間。家長試⾏時,可能會發現未到你設定的
時間,孩子就自動自覺將玩具交出呢!
⼆.
「分享」是不能被強迫的。將心比⼰,如果硬要你將心愛重視的東西分一半予他人,你又是否
心⽢情願?建議讓孩子知道有「分享」這個選擇,⽽且你⿎勵他這樣做。當你將決定權交回孩
子⼿中,往往會有喜出望外的結果!
三. 說出眼⾒的客觀事實:「有人玩緊」,讓孩子學習掌握社交規則及理解現實限制 。
總結
作為父母,有時需要審視自己的一⾏一⾔有否將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子女身上。你是否追求當仔仔願意分享⽽獲得稱讚時的那份驕傲?你是否想成為人人眼中的「好媽媽」?是否害怕當囡囡選擇不分享時被標籤為「自私」以及「唔識教」?
的確,我們都希望自己及子女得到他人的正⾯評價,這是人之常情;然⽽我們難以控制他人的說話。當你和子女聽到有人說「點解唔分享呀?一齊玩吖嘛,自私唔好㗎!」你可以向孩子說:「媽媽聽到姨姨話你自私,媽媽覺得你唔係,當然媽媽⿎勵你分享,不過你呢一刻選擇自己玩,媽媽明⽩。」孩子由你身上獲得的理解和尊重,比任何外在評價都來得珍貴。
把這篇⽂章分享給身邊跟你同樣關心孩子成長的朋友,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幫忙,歡迎你跟諾道團隊聯絡,我們樂意為你提供協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