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咬字發音不準確 =「黐脷筋」?

撰文:諾道團隊

已更新:01-04-2025


「我嘅小朋友發音唔正,講嘢成⽇伸條脷出嚟,係唔係黐脷筋?」

大家都應該有聽過「黐脷筋」,但你真的知道「黐脷筋」是甚麼嗎?如果孩子發音不正確,就是「黐脷筋」?

「黐脷筋」到底是甚麼?

「黐脷筋」,醫學上稱為舌繫帶縮短症,英⽂叫 Tongue-tie 或 Ankyloglossia,是⼜腔結構的問題。舌繫帶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脷筋,是舌頭底部的軟組織。如果這條脷筋較正常短,就有可能是有舌繫帶縮短症。

「黐脷筋」兩大特徵

特徵一:⼼形/W形脷
伸出脷時,中間凹陷,導致⼼形或W形脷

特徵二:張開⼜時,脷尖無法觸碰上唇
脷筋過短以致影響整條脷活動的幅度,包括向前和向上的活動

「黐脷筋」對孩子有甚麼影響?

影響一:發音能力
需要尖觸碰牙齒後⽅發出的音,即我們所說的舌尖音,包括:/d/、/t/、/l/音;以及需要脷尖與牙齒磨擦⽽發出的音,即我們所說的舌葉音,包括:/dz/、/ts/、/s/音。

/d/  :打、大、多
/t/   :他、糖、跳
/l/   :啦、拉、尿
/dz/:渣、雀、蕉
/ts/ :叉、吹、橙
/s/  :食、笑、水

影響二:咀嚼能力
因為整條舌頭在咀嚼的過程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⾊。

孩子有「黐脷筋」,需要剪脷筋嗎?

主要看發音和咀嚼兩大功能受影響的程度。
經⾔語治療師進⾏評估,就能了解到孩子的發音和咀嚼能力有否受「黐脷筋」影響。

情況一:發音和咀嚼能力沒有受影響
臨床所見很多「黐脷筋」的孩子,把脷一向前伸就看到⼼形脷,脷尖也無法觸碰上唇,只能勉強觸及上排牙齒,但他們的發音和咀嚼能力也未見任何不妥。

這個情況就不一定要剪脷筋,建議持續監察孩子的發音和咀嚼能力。

情況二:發音和咀嚼能力受到影響
當孩子發音和咀嚼能力受到「黐脷筋」的影響,是不是要⽴刻做⼿術?

也不一定呀!

經⾔語治療師評估後可以為孩子提供合適訓練。如果孩子在接受訓練後,整條舌頭的活動能力有所改善,並能滿⾜發音和咀嚼功能,則無需進⾏⼿術;如果經過適當訓練,孩子的發音和咀嚼能力仍然受到「黐脷筋」影響,那就需要積極考慮為孩子進⾏剪脷筋⼿術。因為隨著孩子逐漸長大,會習慣以「黐脷筋」的⽅式發音,即使⼿術後脷筋不再對整條脷的活動有限制,要糾正發音就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⾔語治療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唯有按指⽰完成⼿術後的⾔語治療訓練,才能徹底根治發音和咀嚼能力的問題。

諾道⾸席⾔語治療師IDA之個案分享

個案一:3歲半男孩子,小兒外科醫⽣確診患有「黐脷筋」後來找我進⾏⾔語治療評估。
孩子有著完全適齡的發音和咀嚼能力,但父母非常介意孩子舌頭的外觀,因此在完全理解脷筋過短並無對發音和咀嚼能力有所影響的情況下,最終決定為孩子安排「剪脷筋」⼿術。

個案二:男孩4歲半起接受⾔語治療訓練,然⽽因「黐脷筋」導致的發音問題到6歲時仍然存在,因此決定進⾏「剪脷筋」⼿術。在醫⽣介紹下,男孩在⼿術前來到找我進⾏詳細評估,術後一星期⽴即進⾏⾔語治療訓練,三個⽉後所有發音問題得到根治。

總結

臨床所見,有發音障礙的孩子不到10%的問題是源於「黐脷筋」。「黐脷筋」有機會導致發音障礙,但發音障礙不一定就是「黐脷筋」。發音錯誤的原因很多,例如⼜腔肌⾁發展不成熟。即使是「黐脷筋」導致的發音障礙,大部分都能透過適合的⾔語治療改善。

如果你對孩子的發音有任何疑慮,應盡快找⾔語治療師為孩子作詳細評估,及早找出引致發音問題的真正成因。

把這篇⽂章分享給身邊跟你同樣關⼼孩子成長的朋友,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幫忙,歡迎你跟諾道團隊聯絡,我們樂意為你提供協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