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乖乖地食3啖飯一陣獎你睇youtube呀!」
「仲未吞?快啲啦!你一餐飯要磨幾耐先食完?」
「你好快啲同我吞咗佢喇……」
由溫柔聲線氹孩子吃飯到聲嘶力竭「恐嚇」孩子,每天無限輪迴,到底想孩子好好吃一餐飯,為何如此困難?
怎樣才吃到一口飯?
先別說吃一整餐飯,即使只是一啖飯其實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。讓我們一起認識咀嚼吞嚥的過程就會明白。
首先孩子用匙羹𢳂起一口飯,再張開嘴巴把飯吃下,之後牙骹、牙齒以及舌頭分⼯合作,牙骹不停打圈郁動;牙齒把飯咬爛;舌頭則負責把口水和飯混合。這一連串動作過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步,就是大腦發出指令讓舌頭將食物向後推到咽喉一吞,這才算吃完一口飯。
吞嚥是一連串複雜又精細動作配合的過程,遇到孩子吃飯的問題,先別快下「佢食飯好曳㗎」的定論,建議先檢視一下有否做好以下幾點:
一. 固定時間吃三餐,讓孩子知道吃飯是每天時間表裡必然的事項,如同「玩玩具」一樣
二. 正餐之間不要給予太多零食,讓孩子有食慾吃正餐
三. 讓孩子於一個寧靜沒有⼲擾的環境專心進食,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話/電視
四. 正確坐姿吃飯,包括身體挺直、頭頸成一直線、雙腳放好不懸空,這樣能確保他們的口部肌肉
發揮作用,否則可能習慣使用錯誤的頭頸肌肉進行咀嚼及吞嚥
記得盡量不透過責罵或⾼壓的⽅式逼使孩子進食,這樣有機會令他們對於「吃飯」產生負面感覺,更不願意吃飯。
「食飯食得差」背後隱藏的危險訊號
如果你已經做好以上幾項,但孩子吃飯的表現仍是不理想,那你就必須仔細觀察以下的危險訊號:
一. 孩子已經2歲多,但仍經常流口水
二. 孩子已經3歲多,但食物仍需剪碎才能吃到
三. 孩子已經4歲多,但咬字發音仍不清楚
四. 孩子不是搗蛋,但經常含著食物在口中不吞下去
若然孩子出現以上任何一個警號,建議你盡快帶孩子約見言語治療師,因為這些情況都意味著孩子可能有口腔肌能及/或感統問題。透過詳細評估,言語治療師就能診斷出問題所在,盡快對症下藥。
總結
孩子食飯慢吞吞,絕對有可能不是頑皮。若然你對孩子吃飯或口肌發展有任何疑慮,與其自行猜測或解讀,建議你盡快尋求言語治療師的協助,早期介入對孩子的發展是關鍵的不二法門。
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跟你同樣關心孩子成長的朋友,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幫忙,歡迎你跟諾道團隊聯絡,我們樂意為你提供協助!